每个人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户端”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10-30浏览次数:137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源、信息源,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客户端”。这些新的社交平台被广泛利用,商业、广告、交友,每个人都在这个平台找快乐、找财富、找朋友,同理可得,我们为何不能用这些新媒体传播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呢,我们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客户端”。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文明的“客户”,那么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将指日可待。现今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人一部手机,并且智能手机越来越多,文字、图片甚至语言的传播更加流畅,作为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文明建设工作完全可以实现“入网”“入群”,每天有什么好人善举完全可以@一下。
  精神文明建设并不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它完全可以在快乐中实现,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摇一摇”“扫一扫”的过程中就可以轻松把文明传递给每一位手机用户,传给我们的“客户端”。这种方式不限时间,不限地点,还极具趣味性,何乐为不为呢?
  今年广为流传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完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来传递,没有人认为那会是一种广告,很多人都把那些美丽的图画下载下来当成了手机屏保,这样我们就在无形中就把文明揣进了口袋。
  现在不少非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传递不良信息,很多人对这些信息深恶痛绝,如果能让文明建设、道德善举通过微博、微信的方式传递出去正是对这些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一种荡涤,相信在这文明与粗俗的交战中,精神文明建设会拉到一大批“粉丝”。
  从围墙标语,到车体广告,从广播呼喊到互联网,再到微博、微信,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历经多种变换,如今又到了一个转折点,我们能否接好这一棒,关键在于能否创新,能否跟上新媒体的步伐。要时刻把握文明建设的“客户群”。

  (作者:张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