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第四届“十佳辅导员”事迹展播之四】蒋家伟:当好火车头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2-10浏览次数:536

在学生眼里,他是和专业联得更紧的辅导员;在领导眼里,他是和学生走得更近的辅导员;在自己眼里,他要做一个走通专业化之路的辅导员。工作5个年头的蒋家伟自进校以来就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广阔实践平台,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供其翩翩起舞的舞台,在实践中指导人、砥励人、教育人、培养人,在实践育人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坚持做让学生看得更远的辅导员

“与学生距离近是为了让他们看得远。”蒋家伟组织开展“处处都是微党课,人人都是宣讲家”系列活动,采取“实地走访”等方式,带领学生重温百年党史,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开展以来,蒋家伟带领学生走访了全国20余处红色地标,制作微党课专题片30余部,该活动获评黄山学院“十佳主题党日活动”。他制作的理论微宣讲视频获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表彰,他在安徽省第五届“微团课”评选获教师组一等奖,在安徽省第四届“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获二等奖,其宣讲视频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作为黄山市示范宣讲团成员,蒋家伟主动走进社区、学校,将学习精神送进群众一线,覆盖师生群众万余人。在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他连续5年获得“好”等次,2023年获评黄山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艺术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坚持做与学生离得更近的辅导员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艺术学院的学生一方面思想活跃、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较高、管理难度较大,蒋家伟坚持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被学生需要意味着师生之间在情感上相亲、在学业上相助、在困难中相扶,他把检查内务变成了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生情生貌的现场,变成了解决学生困惑、解答专业难题的现场,变成了师生坦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的现场。他经历了在医院陪床的通宵,不怕累不嫌脏,只为守护学生健康;中秋赏月、端午煮粽子,他佳节都与学生们共度,让同学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2019年入职以来,他所带班级均获评过校文明班集体、优良学风班集体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黄山学院第三届十佳辅导员。他所带的历届毕业班就业率均为100%,其中6名毕业生参军入伍,1名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将青春献给祖国与人民。

坚持做与专业融得更深的辅导员

“自己主动融入所带学生专业,让不同专业学生也融起来发挥1+1﹥2的效应”。蒋家伟主动融入学生所专业,进班级听课、进现场参与、进团队指导,在学生面前始终做学习上领头、组织上牵头、实践上带头的那个人。带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时,他自己带头考取普通话一级证书为学生拓展专业技能做示范;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时,他策划“春日校园·美景如画”主题活动,指导学生获安徽省高校“最美春景”作品征集第一名;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时,他指导学生组建视频制作团队,共创的视频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发表……他立足“挑战杯”等专业竞赛开展实践调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成果转化,指导的作品获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安徽省赛二等奖等奖项。

坚持做与实践联得更紧的辅导员

“做辅导员不仅仅是对学生动嘴说说、动笔写写,更要带头动身做做。”他把思想政治教育搬出课堂、校园之外,搬到基层一线,让同学们在农村社区、田间地头观察最真实的国情民意,在融合创作中抒发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厚重的乡土情怀。他每年暑期带领实践团队同吃同住同实践半个多月,跑遍了江淮大地;他带队专业采风团队深入到基层一线,追寻行业先进;他带领学生党员一起策划执行党性实践活动,走访周边红色遗址。他指导的两支学生实践团队入选团中央志愿服务专项团队,工作相关事迹被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安徽教育网、大皖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

蒋家伟一直辛勤耕耘在立德树人这片沃土之上,坚定执着地探索着育人路径;一直坚持扎根在热火朝天的基层一线,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观察最真实的中国;一直坚持走进学生这群最可爱的人,在活动的组织策划中践行着教学相长;立足艺术学院培养复合应用型文旅艺融合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找到了辅导员助力人才培养的方法。在实践育人中闯出一条道的蒋家伟深知,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还有漫长的征途,如果学生的大学也是⼀辆列车的话,那他就是火车头,要跑得比学生快。蒋家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而这份爱就是照亮自己和学生不断携手奋斗前进的阳光。

 (撰稿、摄影:艺术学院;责任编辑:朱凯波;审核:余雪芳 徐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