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荒芜了的精神植入“养分”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4-04-14浏览次数:557

  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人生境界的最好反映。近日许多网站报道:《教授花36年编纂250万字辞典,将于今年出版》,人们今年才知道的国家任务,以至于“国家忘了,我自己没有忘”。时下,信仰缺失,弄虚作假,精神迷茫,价值错乱等精神荒漠化问题严重。老教授的认真较真,给荒芜的精神沙漠植入了一剂“养分”。
  党历来坚持着、崇尚着和弘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正旋律、正能量。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我们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和活力,各项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成就。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四风”问题依然存在,与群众要求和期盼不符,不反不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仅仅是一种冷漠和忽视,更是一种逃避和沉默;敷衍了事、敷衍塞责、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都背离了认真的主题,违背了真实的旨意,让违法乱纪、弄虚作假不断盛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干部作风,改进党风政风,补精神之“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牢牢筑在领导干部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中去。
  无论“小的是美好的”还是“大的是美好的”,都需要真实,只有真实才是最美好的。细微之处见精神。“一颗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不是神话和传说;“针大的孔能透过斗大的风”绝不危言耸听,坏习惯、坏行为、坏思想积少成多,积细成巨,影响深远。这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时代。认真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出发。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禁烟令,都是从细节开始,规范公职人员言行,在全社会弘扬一种真善美的精神和价值。认真不是认死理、钻牛角尖,不是顽固不化、墨守陈规,较真不是较劲、赌气,而是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认真较真。当全社会都弘扬并传承着这种敢认真、愿认真的风气时,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还有生存空间和现实土壤吗?
  认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往往需要勇气和智慧。老教授36年的认真、较真和执着,难道不需要、不可以为之点赞、喝彩一番?倘若人人都有这种精神,都愿意认真较真的承担着“国家任务”,以“国之责任,舍我其谁”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干事创业、为人处世;若社会形成敢于动真碰硬,与不良风气、习气“斤斤计较”,与庸俗、腐化“格格不入”,认真较真不再是“鹤立鸡群”, 必然能汇聚起磅礴力量。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因身份特殊,使命光荣,群众期盼高,更应该在认真较真上有所担当,坚持原则,树立形象,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边查边改、立改立行,拿出真查真改的勇气和劲头,以实际、实效取信于民。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努力,需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沐浴了老教授这种认真较真的风范,荒漠化了的精神至少可以萌芽出丝丝新绿。 
(作者:向建军 湖南省泸溪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