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五环,象征五大洲团结。然而,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为什么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指责,甚至对奥运圣火也发出恶声?
这是崛起的中国,给中西方带来的共同困惑。
老外看中国,眼光太复杂:“中国人太有钱了”,“中国人活得压力真大”,“不明白中国人为何那么望子成龙
当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被视为黄祸。
当我们被宣传为下一个超级大国,我们被称为威胁。
当我们关上大门,你们走私毒品来打开市场。
当我们被碎成几片,你们的军队闯进来要求公平分赃。
但我们把碎片重拼接好,你们又叫嚣解放被入侵的西藏。
当我们卖给你们商品,你们责备我们助长了温室效应。
当我们购买石油,你们称是剥削和种族大屠杀。
而当你们为石油而发起战争,你们称为解放。
当我们沉默,你们要我们言论自由。
当我们不再沉默,你们称我们是洗脑式的仇外。
“你们为什么那么恨我们”,我们不禁要问。
“不,我们不恨你们”,你们说。
“我们也不恨你们,但是你们理解我们吗”,我们问。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亲历伦敦火炬传递的乱象,对英国读者慨然感言:“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想当初,1868年中国外交使团出访波士顿,美国文豪爱默生即席演讲,欢迎来自东方的古老王朝步入“民族之林”。宴会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人现在不再对一个越出广州城墙的使节扔石头了。”爱默生万万没想到,140年后,美国主流媒体CNN的卡弗蒂竟然不承认中国人是“民族之林”平等的一员,向中国人扔来语言的石头,砸得我们心头流血、怒火中烧!
应该承认,从奥运会到WTO,当代文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框架,主要是由欧美发达国家奠定的。中国在当今世界,不可能自外于人类文明的制度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外国商品和商家的行为都可能伤及自身。我们要搭乘国际体系的便车,善于利用世界通行规则,学会与其他国家、其他价值观的沟通,学会得体的表达,学会有礼有节的辩论,消除隔阂,化解冲撞。
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挫败开始的。透过岁月的尘埃,依稀可见凡尔赛和约签字的那个早晨,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抗议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愤然退场,坐车经过巴黎街头,心境苍凉:
“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D�D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
“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某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上个月,第一个会说中文的西方政府首脑陆克文访华,在北京大学演讲的开场白就是:
“中国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外说中国话。”
这位明确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澳大利亚总理,告诉北大学子:
同学们,你们是中国融入全球的一代,你们肩负着中国的伟大责任,你们将决定世界如何看待中国。”
台下的大学生报以欢快的掌声。这里没有语言的隔阂,没有藏青会,没有卡弗蒂,没有抢夺火炬,自然也没有顾维钧当年眼里的一片黯淡。
激情过后,世界将看到一代更加阳光、更加自信的中国青年。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东四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