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活雷锋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3-03-21浏览次数:194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50年前,当那个名叫雷锋的望城小伙在日记里写下这些满含青春激情的句子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整个时代、甚至整个国家引以为傲的精神符号之一。这一个名字,永远写在人心里;这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大江南北。

  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并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高高在上的道德神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当我们看到朋友受难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揪起来,即便受难的是一个万里之外的跟我们毫无关系的人,我们也会心生同情;当我们看到有老人摔倒时,我们会立刻生出去扶人的本能;当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救人的故事,伟大的老人白方礼蹬车捐资助学的善举,阿里木大叔卖羊肉串儿帮助他人,我们都会热泪盈眶——这种感动,很多并不是被 “他们”所感动,而是由于 “我们”内心有着同样的道德追求、同样的爱心善意。感动,是源于精神上的共鸣,是我们心中共同隐藏的那个雷锋,被他们的行动 “激活”了。

  我们与雷锋的差距,与那些 “感动中国”人物的距离在于,他们将心中的那份善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让善停留在心中。我们今天倡议学雷锋,高扬雷锋精神,实际上并不是学习一个外在于我们的 “他者”的精神,而是将那份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善转化为一种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的雷锋,走向现实,变为行动。

  我们与雷锋的距离,就是这种从 “心”到 “行”的距离。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其行动的精神。这个年轻人做过的很多好事,其实都非常平凡:搀扶过马路的老人,对需要帮助的路人施以援手,给迷路的人指路,乐于帮助同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 “想”,只是在 “赞美”,只是让这些善念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没有坚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那些我们推崇的美德和赞美的品质。

  今天,我们倡导向雷锋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一种不好的习惯:把雷锋供起来,用最美丽的字眼去赞美他,用最华丽的词去装饰他,把他捧上神坛,供在道德的神龛里,写到教科书里,搬上电视电影,营造一种 “我们在学习”、 “我们在纪念”的幻觉,然后我们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学习雷锋,不是道德抒情,而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学习雷锋,恰恰就是要让他从电影电视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从教科书的典型里走出来,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行动。

  学习雷锋,就是让雷锋从我们心中走向行动。这说起来简单,其实并不容易,这也正是雷锋的伟大之处。从心中走向行动,这需要我们跨越利益的障碍,跨越一种惰性,并跨越那种言行不一的习惯,而成为一种集体行动。也许有人会有 “做好人会吃亏”的顾虑。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行善是快乐的。那种帮助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感,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行动起来吧!只有这样,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才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