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6-10-16浏览次数:395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可以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就已经指出,全面的小康社会是“更加和谐”的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全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提出和不断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奠定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阶级的思想家赋予“以人为本”不同的含义,表达着不同的概念。就像“实事求是”这个词语一样,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赋予了它全新的唯物主义的含义。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胡锦涛作出了严密的马克思主义界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高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旗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大资产阶级的超额利润,而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社会谋发展,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而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和避免阶级对立,消除和避免根本性的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治国理念的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和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在执政的过程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我们党坚持这样去做,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当代中国,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够长期保持和发展集中统一而又充满活力的政治局面,实现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了基础,从而为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上的各个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而努力,并在自己的现代化过程中探索和开辟本国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为发展中暴露出的矛盾所困扰。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在社会发展方面却严重滞后,财富的分配严重不均,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激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却是一条避免出现一些发展中国家上述问题的崭新道路。关键就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是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由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可以避免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就可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社会冲突,就可以实现社会和谐。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奠定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也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基本经验。这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反复强调的基本点。在当代中国,离开发展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突出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只有发展,才能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才能够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时候,邓小平突出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够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才能够不断得到改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逐步显现出来,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得到巩固。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必然会陷入动乱和分裂的深渊。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

  只有发展。才能够解决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这个发展的新时期,既是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许多矛盾的出现和突出,同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有关,但是,归根结底,这些矛盾的出现和突出,是发展不足的表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的矛盾。因此,从根本上说,解决我国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最终要靠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例如,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最终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加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生产力,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要求,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为了完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设想,要求我们的党聚精会神地领导经济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在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党领导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丰富,反映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我们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集中反映了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增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指导我们在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过程,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这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是在批判旧社会的过程中发现新社会的。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分析和批判,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为创立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社会提供了思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按照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前进,也大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不少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缺乏全面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指导,出现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滞后,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的还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冲突。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避免走这些国家的弯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直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发展辩证法的纯熟运用。

  科学发展观还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五个统筹”既包括了全面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还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协调发展,突出的是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其实,这也是全面发展理念的要求。从社会生活领域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各个领域要全面发展。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结构划分的角度,社会生产分为工业和农业,社会结构分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从经济发展区域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经济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要求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农村与城市,东部、中部和西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也是生产力不够发达、现代化程度不够高的具体表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生动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辩证法。这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理论的重要特点和突出优点。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及其发展实践相比较,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一步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化建设,这既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觉地提出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还是由于我们党的理论基础的科学性,由于我们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党。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发现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从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自觉性,增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主动性。

  四、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指导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解决的是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解决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农村和城市、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均衡发展的问题。总的来说,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涉及的是生产关系本身的问题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多的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产力内部的关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生产力的主要要素包括劳动者即人,以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归根结底即人类面对的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的对象,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原料。而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又影响和改变了自然。在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现代工业生产,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是很小的,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小的。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生产力的水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无论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耗费,还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于人类生产规模的空前巨大,人类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还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和各种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也就严重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问题,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那么,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就难以为继,就无法持续进行。中国社会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按照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勾画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资源的消耗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于这样一个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提出重大问题的回应,是对于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科学解答。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来都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状况。如果我们不能够有效地解决生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就必然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发展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十分清楚的逻辑关系。即使资源消耗的问题能够解决,但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峻的生存环境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会危及社会和谐。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样是一个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我国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政策和措施,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