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如下实施细则。
1、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院党委统一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年要专题讨论和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完成相应任务。各党总支、团总支要认真履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2、院党委宣传部是党委主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宣传部要协同教务处、经法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工作。
3、加强院系两级党校建设,发挥党校在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作用。各分党校,主要承担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和科研工作。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列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规划。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并充分发挥研究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要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
5、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职责意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切实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此外,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
6、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落实课时,建立院党委宣传部、各系党总支的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聘请有关方面领导干部、专家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每学年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不少于2次。
7、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团委和各系党总支、团总支要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
8、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团委、学生会和各党总支、团总支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舆论阵地建设,强化对系报系刊等校园内部出版物的管理,进一步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工作。
9、加快思想政治教育进校园网络工作。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阵地。通过校园网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政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网络阵地。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和领导,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按与大学生1�s3000的比例配备。按不少于生均1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并逐年有所增加。
11、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工作。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做到辅导员进驻公寓、学生党团组织建到公寓、校园文化进到公寓、治安保卫进到公寓,建立学生公寓中的学生自律委员会,把学生在公寓中的表现纳入德育考评体系。
12、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评比活动,促进校风建设。通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在学生中形成关心时事政治、追求进步、崇尚科学、勤奋学习、热爱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的优良班风、学风。
13、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从严治教,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明确领导分工,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大学生资助工作。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全力配合银行部门,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切实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大学生提供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按与求职毕业生1�s500的比例配备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同时,按占当年在校生收费总额1%至2%的比例划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
14、改革辅导员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公开招聘优秀干部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同时配备兼职班主任。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每位教师从事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情况作为评聘高一级职称的条件之一。尝试从本科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配备政治辅导员助手。各系按1�s300的比例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要从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学校优秀党政干部和教师中选聘。专职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兼职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专家、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中选聘。
15、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系党总支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管机构,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院团委、学生会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6、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社团工作。院团委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严把社团审批关、社团负责人资格审核关和社团活动内容审查关;选派政治、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党团工作进社团的途径。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将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计入工作量,将其表现纳入岗位聘任和评优评先的条件。将大学生在社团中的表现,作为德智体美综合评分的内容。
17、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学校要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规定,强化师德建设机制,健全师德考评办法,推进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
18、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在努力争取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支持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机制,指导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