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国旅游新闻网客户端以《安徽黄山学院:沉浸研学东黄山打造行走的文旅IP实践课》为题,报道旅游学院“会展数字创意与策划”微专业打造沉浸式实践教学,培养高质量跨界文旅人才的经验做法。
全文如下:
安徽黄山学院:沉浸研学东黄山打造行走的文旅IP实践课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响应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3月29日,在黄山学院教务处和旅游学院的统筹支持下,黄山学院会展数字创意与策划微专业师生赴黄山市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开展以“文旅IP打造与业态创新”为主题的沉浸式实践教学。此次活动采取“场景解剖+专家对话”模式,通过实地研学、专家解读与案例分析,探索微专业建设与地方文旅经济的深度融合路径。
沉浸式教学:从理论课堂走向产业一线
实践教学期间,师生团队深入东黄山文旅产业一线,对游客服务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悠悠湖文旅街区、美居酒店、半山陈舍民宿及国际度假小镇等代表性文旅项目进行系统性调研。
在游客服务中心,学生们通过观看东黄山沙盘演示系统,全方位了解东黄山整体文旅空间布局逻辑;在悠悠湖文旅街区,重点考察了文旅综合体“场景化体验+多业态联动+赛事引流”的规划理念;在伴山陈舍民宿(皖美金牌民宿),学生们围绕“小而美”乡村文旅项目与民宿主理人展开深度研讨。
共创赋能:双导师制驱动创新实践
本次实践创新采用“产业导师+学术导师”双轨指导模式,以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深度教学。学术导师团队引导学生运用IP塑造、地方符号挖掘、业态创新等课程理论,针对东黄山文旅业态发展、会展场馆运营、民宿集群品牌化等课题展开分组研讨。
调研现场,5位文旅项目负责人从文旅项目的运营发展角度进行了分享,解析东黄山从传统景区向数字化度假目的地转型的攻坚策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办主任程婧铭通过分享黄山风景区全域旅游发展案例,分析了景区与周边乡镇的联动发展机制,强调“内容创新+社群运营”在引流中的核心作用。黄山区谭家桥镇旅游办主任周俊结合赛事活动、业态创新、光影艺术展等文旅业态,阐释“微创新激活存量空间”的实践方法论。皖美金牌民宿伴山陈舍业主陈胜梅分享乡村微度假的运营理念,展现民宿IP如何通过场景叙事激活在地文化基因。
融合重构:行走的课堂链接产教两端
此次实践课程是黄山学院会展数字创意与策划微专业“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生动实践,既为地方文旅发展注入年轻创意力量,也为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教融合样本。参与学生介绍:“实地走访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文旅业态创意从策划到落地的全链条逻辑,专家解读更帮助我们将课堂理论转化为产业思维。”
作为黄山学院深化新文科建设、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沿探索,会展数字创意与策划微专业负责人金声琅介绍:“我们将聚焦数字经济时代文旅与会展产业深度变革,以‘学科交叉、场景驱动、实战赋能’为核心理念,着力构建‘课程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育人体系,为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文旅产业复合型人才提供黄山学院方案。”
(撰稿:朱红兵 金声琅;摄影:旅游学院;责任编辑:赵睛;审核:金声琅 徐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