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谁在影响大学生?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06-10-17浏览次数:282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在校园中传唱了几代人,“雷锋”在绵延不断的歌声中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精神坐标。   

  “在今天的校园里,很难再有人人都唱一首歌的现象,也很难找到一个所有人共同的偶像。”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学生对记者说。   是当今的社会缺乏榜样吗?   事实是,仅2004年,就有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牛玉儒等一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在媒体亮相。“他们敬业爱岗、甘愿为人民服务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是崇高的,”山西大学历史系的一位学生说,“我崇敬他们,也会向他们学习,但是我不会幻想成为他们。”   又是什么占据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些大学生在网上这样表达自己的偶像观:崇拜过父母、喜欢过影视文体明星、推崇过政治家……随着自己阅历和知识构成的丰富,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多元化,自己的偶像不止一个,或者说是没有偶像。   许多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崇拜偶像是比较盲目的行为。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影视明星等偶像最多就是喜爱,目的也大多是为了放松一下激烈竞争下的紧张神经。   对于新闻媒体推出的“典型”人物,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理想主义还存在,那些英雄、模范就会存在。对于他们的宣扬,是对社会广泛存在的官僚作风、腐败问题的对比和抨击。   “我们把某个人奉为偶像,不只因为钦佩及希望效法他(她)的某些优秀意志品质,更主要的是把偶像作为自己的一种具体可感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指引。”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学生说。   

  “大学生的偶像观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与个体性。他们表达的其实是一个与偶像无关的精神世界。”教育界专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把实现个人幸福与成功看得更为重要。这种以自我体验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生活观念实际上深深地影响着近2000万的未来社会精英。   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说,大学生理想个体化是一种务实的表现,是他们发自内心真诚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社会理想,而是转化成了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但教育界人士也表示出担忧,现在的大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实用知识热、晚自习率高、去图书馆人多的现象,他们的动力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主导思胧亲晕壹壑涤胱晕曳芏贰?   2004年底,市场监测机构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把“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作为评价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标准,而“为社会做贡献”“成名成家”等人生幸福标准没有受到大学生主流的推崇。   河北师范大学的老师认为,目前,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就业、经济、人际交往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在观念上更加理性、务实,同时,学生对校园之外的社会感到迷茫、压抑、焦虑,又特别需要具体的人生指导和精神引领。   

  教育界专家指出,传统的单向的传授方式不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引导,引导他们实现社会规范与个体需要的统一,因为个人的价值目标只有同社会发展方向和时代要求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要引导好学生,教育者就要去寻求社会规范与学生个体需要的对话渠道,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首先要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心理世界和内在需要,触及学生思想和心理深处;同时还要讲求教育的科学和艺术,构建一个互动、对话的和谐教育生态环境。